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203《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203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203者,159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高中语文 古代文化常识
奉君命 承蒙关照 辱国之举 窃以为 垂帘听政 敢不从君 惠顾 谨奉法令 幸来告之 53内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伛偻也可指驼背的残疾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不好(还可指帝王车盖、古星名)
哪位有2020准易技能高考文化综合答案吗?
哪位有2020标准技术考试的问题,你可以在网上查询一下高考技能的文化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_
古代纪年纪月级日纪时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