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心纳谏)为题的作文
虚心纳谏
我的同学黄焕武有一个好伙伴,这个伙伴是虚心.虚心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印象是那么模糊,但对于黄焕武来说,虚心――依然是那么清晰.
两条浓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长着一个又尖又长的鼻子,一个小小的嘴巴长在蛋黄般的脸上,一头齐耳的短发下长着一双小小的耳朵.这就是我的同学黄焕武.
他是一个虚心的人,有一次数学考试,试卷发了下来,黄焕武拿着试卷从讲台上走下来.我看着他的脸,并没有显出高兴的神情,也没有露出失望神态,只是默默地坐回座位做作业.再看看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在同学面前显耀自己的分数,有的失望地垂下了头;有的拿自己的试卷和别人的比较,改正错误……只有黄焕武在一旁静静地做作业.我们猜想,他的分数一定很低吧.后来才知道他的分数是98分,全班第一名.看到黄焕武这样,我们那些拿着分数比较的同学都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去学习了.
他还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平时一到课间时间,同学们就纷纷出去玩了,只有工黄焕武还在位置上做作业.有一次活动课,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不出三分钟,除了黄焕武外,教室里已是空无一人.只见他聚精会神地做着作业,我上来拿书包,来到他身边,他好象还没有看见我似的,继续埋头做作业.过了大概二十分钟,他才抬起头来,看见我吓了一跳,问我:"你什么时候来的?""已经是二十分钟前的事了.""呀!"他不好意思了.
黄焕武不但是个虚心.爱学习,还是个品学兼优的人.他永远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以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为论点的作文素材
刘邦听张良之谋,最终成就帝业;
而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最终自刎乌江
曹203善于听谋臣的意见,最终统一北方,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兵败官渡
唐太宗能听魏征之言,成就贞观之治;苻坚不听王猛之言,结果兵败淝水
1唐太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唐太宗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勿入;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得以反映上来."唐太宗说:"好啊!"
简单就是(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说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
2扁鹊与菜桓公
扁鹊来拜见蔡桓公,在他身边站了一会,他发现蔡桓公有一点小病,于是多次请求给他医治.可是蔡桓公一直不听扁鹊的话,最后导致病情恶化,病发身亡.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一开始蔡桓公的小病只在皮肤上,用热水敷烫就能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时,用针灸的方法也能治好,即使到了肠胃里,服几剂汤药还能治好.可是蔡桓公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听劝告,直到病入骨髓,只能等死,这就是小病不治,酿成大病,不听名医言,吃亏在眼前啊!
3马稷不谏王平失街亭
诸葛亮询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时,参军马谡自告奋勇,应声而出.
首先 ,诸葛亮强调街亭直接关系到北伐成败和蜀军安危,「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并指出街亭「守之极难」.而马谡却满不在乎,说什麼:「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其次,诸葛亮郑重提醒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马谡却不把强敌放在眼裏,声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再次,诸葛亮以「军中无戏言」来告诫马谡,马谡却仍然头脑发胀,以 「愿立军令状」来担保必胜.
由於马谡过去曾出过一些好主意,赢得了诸葛亮的器重,这次又自信必胜,诸葛亮便把镇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他,并拨「平生谨慎」的王平相助,又谆谆叮嘱了三点:其一,「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这是守卫街亭的基本部署.其二,「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这是防止部署错误的保险措施.其三,「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这是要求王平尽到辅佐匡救之责.这三点如果都能做到,守住街亭应该是做得到的.马谡、王平领兵去后,诸葛亮犹恐有失,又命高翔屯兵列柳城以为救援,命魏延驻扎街亭之后以为策应.骄矜自用的马谡完全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他一到街亭便讥笑诸葛亮「 多心」,认为魏军不会来.接著,他又撇开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处」的指示,硬要扎营於山上.王平再三劝告,指出魏军若包围蜀寨,断绝汲水之道,蜀军将不战自乱,他却固执己见,甚至用「丞相诸事尚问於我」这类大话压人.王平苦谏无效,只好分走五千兵到山西下寨.
马谡如此自行其是,目空一切,这就决定了失守街亭的败局.尽管马稷熟读兵法、不听取诸葛、王平建议.最终也是纸上谈兵、失之交臂.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房玄龄 杜如晦 房谋杜断 魏征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贤才,其中富于谋略的是房玄龄,善断大事的是杜如晦,属于基础知识.
求一篇唐太宗的论文200字左右 谢谢!!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贞观",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下面就让我评价一下唐太宗.
节用戒奢:唐太宗深受隋朝急速灭亡的震撼,决定力戒奢侈,尽量节俭,克制自己的欲望,减轻百姓的负担.他针对官多职滥的现象,下令精简机构,裁撤了大量冗员,完善了隋文帝的三省六部制.从这一点看出他爱民如子,怕百姓受苦,力求节俭,也加强了百姓对他的信任和他的统治.
招贤用能:唐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他知人善任,不论资历,不计亲疏,只要是治国安邦之才,就委以重任.他发展科举制,使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学术风气都有了深远的影响,使天下的英才,尽在他掌握之中.这点可看出他重用人才,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只要是贤臣他都重用.
虚心纳谏:唐太宗知道要治理好国家,就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于是虚心听取他人教诲,使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富裕.这看出唐太宗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是一个虚心的皇帝.
晚年得失:到贞观中晚年,唐太宗自认为在武功、文治和怀远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古人,骄傲自满的情绪因而大大地滋长,不再鼓励臣下对自己提出意见,臣下提出意见后,接受时多少也有些勉强,而在个人享受的贪欲方面也与日俱增.这时的唐太宗有些自大,极度虚伪,骄傲自满.
唐太宗的得与失有很多,这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虚心听取他人教诲,一旦骄傲自满,就不会得到他人的爱戴.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魏征直言进谏
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徵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
此举逾越了礼制.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
在李世民并未有所表示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对魏徵加以赏赐,并暗示自己会给予支持,可谓给魏徵注入了强心剂.
扩展资料: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
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