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轼被贬为素材,以"大美节203,卓然独立"为话题写一段200的左右的话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来篇与苏东坡有关的文章,200字左右的.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苏轼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 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五岁(因为其为12月19所生,所以年龄比实际大两岁).
苏轼生平简介(200字以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203、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苏轼简介100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
读苏东坡传摘抄(200字)1~14章句子并点评(80字)
1. 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须要写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2.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3. 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4. 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e59b9ee7ad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5.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6.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7.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194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