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积累素材(高中素材积累励志人物)](http://szxmzwx.com/zb_users/upload/2021/02/202102101612958068900712.jpg)
怎样积累素材?
以个人经验而言,我基本上都是背的,按老师的话说,只要充分了解10到20人的事迹就能应付所有议论文.
像李白,苏轼这样的是作文中经典的素材,在写他们的时候就不能再着重在事迹上了,而要从文学修辞上得分.这样的古人最好找一些整篇文章都写他们的议论文,背背里面的语言,自己改一下就行了.而那些不是很常用的人只要语言不是很苍白就行了,重在他们的成就之类的.不过我还是建议在详写时最好用中国古人,因为他们写起来语言很容易优美从而得高分.虽然有些陈旧,但成绩不会低的,要想向满分冲刺的话,就要选择新颖又能优美的了.
浅谈中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摘 要:中考作文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是最好的方式;从书刊、电视、电脑等媒介中积累素材也是不错的方式;"虚拟材料"是素材积累的最好形式.
关键词:中学;作文;材料
初中学生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也可以是议论文等.现在,强调淡化文体了.(剩余1765字)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高中版
1.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屡遭排挤、迫害.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
2.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陶渊明、李白,走在蝇营狗苟谋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过着自得其乐地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们何来痛苦?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怀着为进步而献身的热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钟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为全人类造福;刘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台的最前端,他面带自信的笑容;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并不为自己柔嫩的双手变得粗糙而痛苦,也不为岁月在她的光洁的额头上刻下了丝丝皱纹而痛苦,她为了科学,为了国家,为了全人类而快乐地工作着.牛顿、爱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能够获得骄人的成就.丘吉尔学生时代功课在全校最后,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终成大器.
3.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屈原始终站在政治斗争的前沿,他为国家的衰败而痛苦着,但最后能以死报国,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永远都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鲁迅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和运用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个教学难点,大多数存在内容空泛、笼统,表达不具体.学生作文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生活和阅读中缺乏观察能力和观察的习惯,头脑中没有生活的积累,缺乏写作材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不断地积累习作素材,以保证习作的思路畅通,应用自如.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怎样积累作文素材?
你好,积累作文素材是高中生面对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对策.你的文章有了充实的素材自然就能够言之有据、饱满充实了.那么究竟怎么样积累素材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提点建议:
1、平时有良好的阅读的习惯.不论你是阅读试卷上的阅读理解还是报纸、杂志或者其他一些课外书籍,遇到了一些较好的素材不妨做个有心人,可以自行摘录上面的事例,专门准备一个作文素材本,这样自己没事时可以翻看.
2、专门的作文素材书.这个其实不难买到.在书店里,高考方面的书籍里,语文那块一定有这种书籍的,通常
是小本的,价格还算可以,急的话不如跑一趟书店.
3、一些经典的课外书籍,比如《心灵鸡汤》、《智慧背囊》、《剑桥家训》、《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书籍,这些上面每篇都讲的是事例,而且很多文章都是美文.
4、名人名言、名言警句这些可以充当你的作文的调味料,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并不需要或者没有空间去添加一个具体的事例,那不妨把名人们曾经说过或笃信的话语或信条加进去就会使文章言之有物了,而且短小简练,直达文意.
5、其实,报纸、新闻节目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而且这些材料更具有时代性、新鲜感、不会总是陈词滥调似地重复地让屈原从江里跳上来再跳下去,讲爱国的时候开口就是抗日英雄谁谁谁.从新闻节目或报纸入手可以让我们掌握当前最新鲜的素材,而且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别人聊天谈话时又可以及时引用畅谈阔论、新鲜生动,何乐而不为呢?关键是,有时高考会考一些比较时兴的话题,那么报纸上的相关评论或文章无疑是最好的参考,对你的高考作文很有帮助啊,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议论性与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