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热点话题
我也在找这个,烦死了,老师也说明天要说的,惨!网看到一个,给你发:
全新的北京 伟大的奥运
从几年前北京着手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话题就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关注的焦点已从申办之初许下的诺言转移到如何真正履行诺言.在我看来,要跨越诺言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北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首先,在所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跨越英语口语这一难关至关重要.学会一门语言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我们到能不能做到让大多数国人在2008年到来之前都学会说英语?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尝试.
其次,交通拥挤一直是困扰北京的老大难问题.一辆接一辆车连在一起构成的汽车长龙加之它们不断排放到空气中的黑烟这种情景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没有一个国人愿意把北京的这一面暴露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员和新闻记者,因为它会严重损坏北京的形象和声誉.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建设绿色奥运这一目标.
还有,为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一个高瞻远瞩的整体城市规划必不可少.如果时间允许,重新设计和调整北京的建筑风格会为构建北京的城市特色创造环境.把东方的精致和西方的宏伟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在众多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要做到以上几点,北京应该听取得来自一流建筑师的建议并作出整体规划.
尽管如此,要实现全世界对北京的期盼,北京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但我们有信心在2008年到来之前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全新的城市.巨大的变化每天都在这个城市发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北京将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相信北京,这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我们一定会抓住这次机遇并为之全力以赴.今天,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但在2008年到来之前我们一定会准备好!
让我们一起祝福北京祝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吧!谢谢!
现在人们的热门话题是什么?
中国现在老百姓六大热门话题.
1、孩子.2、生活.3、房子.4、就业.5、钱.6、台湾.
最近的热门话题是什么?
新生开学
最热门话题10则
1,经济危机.2,台湾与大陆发展.3,中国经济恢复时间.4,大学生就业问题,如大学生创为等.5,研究生扩招问题.6,中国嫦娥飞天计划.7,西藏问题.8,奥巴马当先美国总统和美国发展.9,今年国庆.10,中国现在文化(节日,民俗等)保护问题.
现在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1、软件工程师:两极分化
薪酬水平:年薪6万至15万元
职业前景:专家分析,在软件工程师行业的迅速发展下,此类人才将呈两极分化趋势,而高端软件工程师
和复合型人才是2006年职场中的宠儿.
2、系统集成工程师:一路走高
薪酬水平:年薪8万至20万元
职业前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此领域的人才却为数不多
.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3、融资/资本运作:经验是本钱
薪酬水平:月薪少则6000元
职业前景:融资工作经验是此类人才的就业本钱,尤其是具有跨国公司融资工作经验,有较强团队管理
能力.
4、外语交流能力的从业者更是俏中之俏
保险经理人:上涨空间较大
薪酬水平:有一定客户群的保险经理人平均年薪二三十万元
职业前景:精通各险种,具备法律、金融、财务等知识的此类人才在2006年的职场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5、中/西医师:需求稳定
薪酬水平:年薪6万至15万元
职业前景:医药领域的发展势头十分红火.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此类人才的需求
长年稳定,而且需求可能会呈上涨趋势.
6、物流经理/专员:薪酬不低
薪酬水平:物流经理的平均年薪在7万元左右
职业前景:我国正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在未来7至10年内,国内物流业中高级人才严重匮乏.
7、生物制药:需求量大
薪酬水平:月薪在3000元左右
职业前景: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人才前景看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技术
领域等相关单位对该类人才都有强大的需求.
8、培训师:身价见涨
薪酬水平:知名度高的培训师每天收入平均能达上万元
职业前景:受外部竞争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员工的培训,由此刺激了对专业培训师的市场
需求.
9、职教老师:发展跟着特色走
薪酬水平:在一些职业学校,优秀的职教老师月薪超过7000元
职业前景:职场对掌握某一项具体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需求较旺,这就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0、跟单/单证员:有证书,好发展
薪酬水平:平均工资2000至2500元
职业前景:据预测,由于单证员203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因此,具有
单证员证书者应该不愁工作问题.
11、报关员:需求倍增
薪酬水平:熟练的从业人员平均都保持4000元左右的水平.
职业前景: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报关员的工资涨幅一般在年
10%-20%之间.
12、高级导游:需求高涨
薪酬水平:年薪3万至5万元
职业前景: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中国的国际化开放式旅游概念已经形成,旅
游业正在迅速发展,对高级导游的需求空前高涨.
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提及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人们肯定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比如物价、灾害、奥运、明星等等.本人同样观察到一项热门,那就是眼下更热的"网络游戏".相信这个话题一定会与众多家长,及游戏爱好者们产生共鸣.曾几何时,仅盛大的"191"一例游戏就吸引了近千万不同层次的玩家.其后的几年内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鹜纷纷加入战团,此起彼伏地演绎着虚拟与现实的疯狂.根据现有的资料证明,截止零八上半年我国城镇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及二十五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辍学青少年有过网络游戏经历的竟达80%以上.而就其发展趋势及火热程度来看,在不远的将来他所涉及范围势必将进一步延伸,势头也必将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目前国内的青少年,甚至一些前卫的中老年人,只要谈起网络游戏,几乎都会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拿我十二岁的小侄子来说,只要谈到游戏(包括单机游戏)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别人介绍,他对游戏的看法和感受.对一些游戏的背景、规则、任务、道具、人物也都能说的头头是道,本人曾一度被他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所折服.但当问及游戏与学习的关系时,他却总是很自信地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着"紧随大部队"的状态.问其对游戏中什么最感兴趣,回答是"最喜欢搞懂游戏中的规则,和如何把游戏玩的更好".再问游戏有什么好处时,回答更加干脆"玩游戏让他心情好,在游戏里可以做一回大人,好多愿望能在游戏里实现",还若有所思地说:"好多东西现在没用,长大了肯定有用". 听完他的回答反倒使我陷入沉思,的确,网游不利于孩子们集中精力学习,更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很多家长对此都表示非常的无奈和担心,有些家长对网络游戏甚至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本人也曾经对游戏(所有类型的游戏)表示过强烈的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游戏行业火热程度的加剧,看法发生了转变.毕竟凭我们一己之力难以抗衡强大的社会潮流,怨天尤人没用了,只能找个切入点根据自身的情况,融入观察.凡事有弊亦会有利,在限制或禁止孩子玩游戏的同时,家长们应该斟酌一下生硬地抑制他(她)们的探索欲望,是否就能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我们不能指望因家长们的反对,便会使这股潮流就此止步.这是现实当中我们必须面对的,如何辨证地看待才是当务之急.
我有一个深圳的朋友,孩子已经7岁了(男孩).但直到现在他却没能看过一次动画片,甚至他看电视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10个小时.这不用说陌生人,就是我们这些交往频繁人也难以置信,但这却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实. 当今"姹紫嫣红"的社会环境的确令众多家长们产生无名的恐惧感.稍不留神孩子就会沾染上自己不认可的习气,和不理解的行为.于是愈加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情油然提升,对孩子的约束欲也愈加强烈.在病急乱投医的急切心情驱使下,连自己尚且无法认可的教育方法也不惜拿来一用,我的这位朋友便是这类家长的例证.但简单枯燥的教育方法是否就能够达到目的?本人表示怀疑,不过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性格势必造成负面影响,倒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衷心恳请那些固执的家长们,在约束孩子的同时,也应该认真地总结自己和试着学会换位思考.放弃那些近乎残酷的高压和枯燥的教育方法,探索灵活应变的融合途径,循序渐进地诱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专长,这才是"适者生存"之道.
对于网络游戏,我没看到过因"沉迷"网游而获益的消息.倒是在各种媒体上却经常能看到,"游戏迷"们不能自拔,或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这无疑使部分本已心惊肉跳的家长更加茫然无措,殊不知人们在紧张情绪,和排斥某种事物的状态之下往往会忽视问题的关键.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度"的标准,只要粘上"迷"字都是超出适当标准范畴的行为.在担心孩子成为游戏迷的同时,家长们是否担心过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十足的"书迷"(书痴)?本人认为只要不令其上升至"迷"字的高度即可.毕竟当今的大千世界五花八门,成年人尚且很难应付,何况孩子.我们也不可能指望会有一个团体、机构,或是政府来出面禁止网络发展、和一切的娱乐活动.任何潮流都是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我们最该做的是努力适应和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而不是回避.一味的禁止孩子的兴趣趋向,只能激发他(她)们更大的好奇心,和叛逆行为.我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脱离这个社会,甚至脱离自己的朋友,缺乏与人交流,与社会接触而茕茕独立.
本人总结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办法,今天拿出来请大家指教和探讨. 我的做法是与孩子约法三章,可以适度看电视,户外运动和玩网络游戏,但电视内容及游戏的种类必须由家长来挑选.比如网络游戏每天可以玩一次,而且必须是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并且交家长检查后才可以玩.每次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按每月30天计算,一个月能玩游戏45个小时.但游戏只限于在家里玩,禁止到外面玩.如发现一次在外面玩就实行处罚,根据情况可以罚3至15天禁止上网,另外扣除3到15小时的时间.如果成绩退步同样根据情况处罚,并同孩子一道核算上网的天数,和受处罚后的时间安排.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也能做到自我约束,而且很喜欢动脑.
现在的我不但自己开始上网玩游戏,还托了个朋友混进了一家游戏开发运营公司.毫不夸张地说以前不懂不知道,现在刚刚入门就吓一跳.这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堪比IT业,个别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此行业的前景走向将会是什么. 另外不妨在此透漏一下此行业的下一轮交锋重点将是"文化开发",以"引导性、趣味性、知识性、益智性"为一体的新型游戏,将会诞生,新一轮竞争的方向将会主要突出,减少游戏本身的负面性,使之成为社会主导文化潮流的一部分.我们在满足孩子的探索天性之余,应该主要着手从侧面试探他(她)的爱好,以便培养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兴趣.只是单一枯燥的抑制,极有可能会起到事得其反的效果.相对灵活的融入式方法更加适合目前孩子们的心理,也同样适合于当今的社会环境.这样"双赢"的方法(孩子开心、家长放心)为什么不去试试?今天将自己的心得奉献大家,希望多多指教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