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说相声的都不如郭德纲
郭德纲扎根民间,草根艺人,敢说敢做,不想以姜昆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相声那么冠冕堂皇,歌功颂德,老郭说的都是雅俗共赏行的,贴近百姓生活,通俗易懂,这才是相声的本质.如果说只为了功名,为了钱而上电视说相声,不客气的说也算是对相声本来意义的诋毁和侮辱.这些观点在老郭的很多相声中也得以体现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是什么境界?
这是一种闹中取静,超脱尘世,闲庭信步的境界.这句话出自国学古籍经典《菜根谭》.意思是:鱼有水才能优哉优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置身水中呢?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在风中.
单看字面意思,这句话描述的只是鱼不知有水,鸟不知有风的现象,但这句话的深意就在后一句"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就是说,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那么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赋的真正人生乐趣.
扩展资料:
《菜根谭》是明末思想家、
学者洪应明先生编著,旨在论述人生、修养、为人处世的一部旷世奇作."谭"字,通"谈",因此这本书又名"菜根谈".菜根象征着艰苦清贫的生活,而在艰苦清贫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坚定203守,奋发有为,何期事业不成、理想不能实现?
正所谓:"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锻造一个人的品性.《菜根谭》博采众家,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髓,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通俗化、艺术化、生活化,趣味化.
以"十年许嵩雅俗共赏"为首的一首藏头诗,押韵an.("十年许嵩"可以不写)
十全十美锦绣志
年年心飞情真挚
许卿芬芳骄阳日
嵩姿青春心情意
雅曲高歌心相吉
俗世红尘圣贤词
共遵华夏文明礼
赏我春秋蓝天碧
郭德纲相声有什么特点?
好听,有文化底蕴
冯骥才讲故事的手法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
对民俗非常了解,文笔对准市井村民,雅俗共赏.他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体验生活再创作是他的准则.可以说是一位通俗小说家.在作者笔下,无论怀人记事,还是山水寄情或者谈文说艺……都显得情真辞美,意趣清雅,以内容哲理、知识、激情于一炉之魅力,撩人心情.作品的技巧姻熟,笔法潇洒,且注重从民族精神气质中挖掘情绪,因此,读来更觉得味道隽永而意义深长.
什么是俗,什么又是雅?
俗,从字形上看,是"人"和"谷"两个字,所以看起来有点儿"人"食"谷"物(粮食)的感觉.近些年,郭德纲们的相声、赵本山们的二人转这些东西之大行其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成为老百姓们精神食粮的一部分,被消费(一股脑地吞入、消化和吸收),就像吃饭一样,一派"人""谷"景致,被评论为"俗",这也是基本确切的.至于现如今大张旗鼓地"反三俗",其中的"低俗"是"低人"之"谷",也就是底层老百姓或者说是人在比较低层次需求层面上的"精神食粮";"庸俗"是庸人们或者庸碌无为、无所事事的那些人的"精神食粮";"媚俗"则是以带着谄媚企图给人端出来的精神食粮了.其实,如果从撷英(谐音)的角度来分析,"俗"与"粟"同音,还是让人有粮食的感觉.这么看来,一个人"不俗"是很难的,因为"不粟"之人,岂非要效法古时"不食周粟"的伯牙叔齐一般"不食人间烟火",跑到"首阳山"上一味地清心静修、采薇而食么?别的不说,这样营养会不均衡,对健康一定不利.
雅,从字形上看,大体是"牙"和"佳"二字组合,看起来"雅"有点儿"牙好"的感觉."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呗棒,吃嘛嘛香!"(某广告词,众所周知的)看来"雅"者应该有更强的食物摄入、处理和消化能力.可惜,"雅"往往意味着少量的精华,"牙好"未必是为了咀嚼各种食物吸收更多的养分,而是专门对付"牛排"之类高档大餐的,抑或在抿嘴莞尔一笑之际微微地露出几个,展现一下魅力.拿"雅"字组个词,是"高雅","俗"字却总和"低俗"之类的强关联,所以"雅"的地位高(价格也高),"俗"的地位低(便宜廉价),"雅"总想把"俗"压住.因此,"雅俗"之争,由来已久,谁也不服谁.例如,会有"喝咖啡"的"雅士"难免就看不起"吃大蒜"的凡夫俗子;与此同时,在很多地方,"俗不可耐"的刘老根大舞台和德云社们可以点着大把的钞票进驻经济上难以维持的音乐厅和歌剧院,并让舞台默默地承载着"雅俗共赏"的重任.